我們在哪些地方才有「自由意志」?

我們生命會經驗什麽事,都是意識資料的示現,同時這個資料也會示現出你會有什麽想法、什麼情緒,以及你會做出什麽決定。所以事件、想法、情緒、決定都是「果」。

走修行這條路的差別,就是當一個事件發生之後,我們可以因為有高維的見地,去做資料的清理,或是透過接納、臣服,來完成這個功課。

這是我們透過學習智慧之後,所能做到的事。如果我們沒有學習的話,這個事件所引起的情緒、想法、決定,它就是我們的主人,我們會基於過去的經驗,讓我們決定選A或選B,但這些選擇也都是注定的。另外我們也容易因此又加了很多資料,讓這樣的劇情重複出現。

我們最希望的是,當遇到事情發生,情緒上來一些些的時候,我們就知道:「這個情緒是果」,在那個當下,可能10秒、20秒就能脫離了,情緒沒有延伸、想法沒有延伸,然後也不會做出那個決定。當停止了我們的想法,我們就有機會真的是自己在做選擇。

我們剛開始在學習,或許還沒有辦法做到脫離,當事情發生的時候,只能任憑資料示現,但我們在事後還是可以透過資料的清理,讓這個事件不再是我們的主人。

分享到Facebook

您可能也會喜歡以下文章....

Yoga 3605913 640

練習再練習

其實每個人只要用對方法,本來就都能夠把《遇見》的這些明白,包

官網課程圖片 建安 4

兩天實踐課程

上過這堂課之後【無為而無不為】【開悟的富足人生】→不再是遙遠的境界而是了解原理之後,人人可達到的結果!

螢幕擷取畫面 2023 05 28 173740

如何實踐1350

修行不是透過努力「想要成為」什麼或「得到」什麼,而是「回到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