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會因為希望財務自由而產生匱乏?

Pexels Michael Steinberg 366551

其實對於每個觀點的關鍵,都可以去看:你在講這些話、你有這個渴望的背後的「起心動念」。

我們上課時也有提到,起心動念是很重要的。在靈性科學裡面有一個說法,造因其實不是看你做了什麼,而是起了什麼動念。

為什麼?以前不容易懂,會覺得就是因為你做了什麼事才會造業、造因,怎麼會說你做了什麼事不一定會造因,而是你的起心動念會造因?

總而言之,你的起心動念只要是基於恐懼、害怕、匱乏,就是不OK的,做或不做都「不對」,如果你的起心動念是愛、信任跟理所當然,不管你做不做、用什麼樣的語言「都對」。

像《零極限》應該很多人看過,可是零極限第二本書《零極限之富在工作》可能就有一些人沒看過,它裡面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它說如果你很想成為公司業績的第一名,你要把很想成為公司業績第一名的這個念頭把它給清掉。

很多人也覺得很奇怪,為什麽要這樣做?因為我們要把我們要成為公司業績的第一名背後的資料,把它給清掉。

通常我們會想要成為第一名,代表我們過去可能有一些傷痛經驗,所以我們要清的絕對不是那個上進心,而是我們從這個渴望,看到我們很想有所擴展、很想有所做為的背後,如果是基於恐懼害怕,例如想要被人家認同、恐懼害怕失去,我們要知道,這八成是過去世的我或我的祖先,應該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無明執著或傷痛經驗,所以我們要清理這個資料。

當你清完之後,你可以清楚的感受,你真的很想成為第一名的背後,不是基於恐懼害怕的能量,那你想成為公司業績的第一名,這個意圖就可以在意識界裡面開始去連結,連結可以讓你成為第一名的貴人跟可能性。用在財務自由的目標上也是一樣。

分享到Facebook

您可能也會喜歡以下文章....

10001

為什麼佛法不講顯化?

其實說實在的,那是有它的時代背景。我舉個例子,比如大學教的課程很少在講運用,幾乎都在講原理,為什麼?

圖片1

淨土的分類

基本上,阿彌陀佛的淨土層級是比較高的,彌勒淨土在欲界的兜率天,比較低階一點。 彌勒佛在末法時期,他發

圖片2

針對負債要怎麼操作?

基本上假設我們有負債,有幾個方向可以處理: 第一 、一定要記得一件事,我們人生發生什麼事情,那是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