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們做一些跟助人有關的工作,比如醫療、輔導、身體調理等等,如果可以用比較高的維度、比較高的頻率去做這些事情,第一:我們比較不會交流到負能量,第二:自己比較不容易累,第三: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能夠有效的幫對方清理掉一些意識資料。
有不少人問我:「蔡老師,治療病人時很容易交流到對方身上的病氣,我能不能用噴瓶去清這個資料?」我說:「可以的話,你做一件事好不好?下一次你要去處理病人的時候,你就告訴自己『這個人不管有什麼問題,我知道本質的他是健康的,他只是資料多了一點,所以才會示現出他有病痛的身體』。」
你先跟自己這樣對話兩三次,然後再幫他做理療。你知道嗎?有不少的家人試了之後跟我回報:「 蔡老師真的耶!客人被我推拿完之後,跟我說:『這次好像不太一樣,感覺舒服很多!』」
就像有很多人說:來找我抱怨,跟找別人抱怨的感覺是不一樣的。可能他跟別人述說的過程中,對方跟他說:「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?」開始歸咎責任,結果反倒引起憂鬱症發作,而跟我聊完,回去之後他的情況就有了改善。
所以很希望在從事助人工作的人,真的能夠用比較高的維度去看待對方,而不是認為他有問題,我們就能對他有更實質的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