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要探索情緒下面的原因嗎?

理論上五蘊都是空,沒有那麼一定要探索。

但是探索有個優點,就是透過探索讓你「看見」情緒下的核心,也比較好找到『鬆開』的感覺。例如有些憤怒的下面其實是恐懼,或有些無力感的底下其實是悲傷……諸如此類。看見核心之後,我們可以精準地為它做資料庫的療癒淨化。

雖然探索容易落入「住相」,但我們目的是『鬆』的感覺,假設我們對這個情緒事件的住相只有輕輕的,知道一切都是資料庫的作用,明白三輪體空--沒有受害者與加害者,重點放在找到核心後的療癒淨化,這樣加分就大於扣分。

如果這個探索讓你張力越大、越沉重, 就要知道你的方向搞錯了,因為你的「住相」大於你的「看見」,扣分大於加分。

比如今天別人批評我,讓我覺得很受傷,我們習慣性會去探索:喔,他這樣批評我,我為什麼覺得受傷?原來是更深層的內在覺得自己無價值感……

假設你還有著「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,就是因為小時候父母親給我的一些教育,造成我現在會有這樣的狀態……」其實,多的是相同的家庭教育下,孩子的狀態也大相逕庭。

或「就是因為我個性比較強,所以夫妻之間會離婚……」 實際上,多的是個性很強的,人家也不會離婚,多的是個性很溫和的人,還是離了婚。會不會離婚跟個性是沒有關係的。

又或者,以前我們會有一個概念就是「我們的個性會影響我們的命運」,其實不是,你會有什麼命運跟你的資料有關,你會有什麼個性也跟你的資料有關。

我們認知上的前因後果,大多是讓我們陷入輪迴的橫向思考。

所以熟悉1350的路徑,對垂直思考、三輪體空、五蘊皆空夠清晰,我們對於任何事件的情緒就能越鬆,也更能夠做到俗稱的當業力果報示現的時候,不去住相、心不隨境轉。

達摩祖師《悟性論》裡說:「菩薩觀察妄想,不以心生心」,就是菩薩雖然也會有念頭,可是他不會為這個念頭再去橫向連結。

而我們現在明白,這個劇情和心情只是代表資料庫裡有些東西,所以你只要透過跑垂直思考加慈悲祈禱,把頻率拉回來、中和掉就好了。 這樣是不是簡單很多?

分享到Facebook

您可能也會喜歡以下文章....

如何有效地禱告?

如果我們站在物質世界裡面,把上帝當成遙不可及的神,我們站在下面想要去跟祂做連結,事實上是不容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