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知道靜坐有很多好處,也聽說它對開悟有幫助,但我總是靜不下來。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入靜呢?

圖片5

󠀠
許多人在靜坐的過程中,會經歷一些我們俗稱「神奇」的體驗,甚至能連結到更高的意識狀態。因此,靜坐確實有它獨特的作用。
󠀠
你說自己靜不下來,其實我也一樣。我常跟人家說,就修行來講,我的根器是不好的。我學習靜坐好幾個月,到現在大概只能靜下來一分鐘,雜念勉強可以控制在十個以內,但一分鐘後不是睡著,就是開始煩躁。所以當我看到有人能靜坐十分鐘,我都覺得那已經是神的境界;更別說那些能靜坐一小時以上的,我真的想跪下來膜拜他們的境界。
󠀠󠀠
但無論如何,靜坐的確有它的好處。它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暫時脫離過度活躍的思緒干擾,讓我們有機會連結更高意識的智慧,我們可能會有一些頓悟、明白,甚至能感受到更高維度的實相。
󠀠
當然,每個人開悟的結構不同。有些人適合透過靜坐,有些人則是透過其他方式。佛法中說有八萬四千法門,對應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。所以若我們目前在靜坐上無法深入,也不必執著。我自己後來選擇放棄靜坐,轉而在「見地」上下功夫。
󠀠
當一個人能在見地上下功夫,也可以達到開悟的狀態。就像我們課程中常提到的:若我真的要回到上帝的身邊、要開悟斷輪迴,如果我還有這個肉身的意識,也就是說我蔡建安是很難開悟斷輪迴的。蔡建安也不可能出三界,蔡建安也不可能回到上帝的身邊,因為還有一個「蔡建安」就不可能。
󠀠
一個人要能夠開悟成道,是要他在死掉的時候,他的小我意識心要整個化掉不見了,他才有辦法合那個一。有些人可以透過靜心,在靜心過程中經驗到合一,但對根器比較弱的人(像我自己),我發現從「理」入手是可行的。透過見地,我們可以清楚明白:我們本來就從未真正生,也未曾真正死,更不曾真正輪迴。那只是意識借不同的軀體來體驗世界罷了,這些軀體早已塵歸塵、土歸土,完全不留痕跡,而那些軀殼也不是我。
󠀠
所以開悟,其實可以從理解高維的見地開始。而這個見地,是可以透過邏輯與理解建立的。現代人其實很幸福,我們有物理、化學,有量子力學的輔助,可以幫助我們在還沒有實修實證的情況下,就先建立一個明確的見地。
󠀠
正如《法華經》所說:「諸佛如來,唯以一大事出現於世,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。」說到底,修行的根本就是見地的建立。當見地通透了,修行自然也就到位了。
󠀠
像我無法靜坐,但我後來發現,我能透過誦《心經》來進入靜心的狀態。我們在兩天課程中有分享讀《心經》的方法:讀第一段的時候在前面讀,第二段的時候在中間讀,而當你唸到「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時,你會有一種在自我介紹的感覺。接著「是故空中無色……」,你會像是退後兩步,用觀照的角度去跟大家描述你所看到的真相。
󠀠
其實你讀個幾次抓到這個感覺,你會發現,在誦讀的過程中,你的意識逐漸抽離、上升,進入了身心靈合一的狀態。那時你會體會到:我不是這個「我」,我知道有個叫蔡建安的存在,但那並不是真正的我,我是那個意識。你開始與那個更大的覺知對接,那就是所謂「明心見性」的初步體驗。
󠀠
因此,我們可以從「見地」入手,再透過適合自己的方式,去感受、去印證——開悟,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境界。

分享到Facebook

您可能也會喜歡以下文章....

People 3238943 640

化解隔閡

在我們開課的過程當中,有不少的出家師父和虔誠的佛教徒來上課,他們上完課之後,來跟我分享的時候提到,他

圖片2

針對負債要怎麼操作?

基本上假設我們有負債,有幾個方向可以處理: 第一 、一定要記得一件事,我們人生發生什麼事情,那是我們

10001

宗教說的因果不存在嗎?

問:宗教裡講因果,要經由自己不斷的修練,那為什麼我們現在學的這套不講因果了呢? 難道真的不用再克己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