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從「見地」的角度來看,大多數人上完《遇見》課程後,內心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,這是很普遍的經驗,也顯示課程本身確實有帶來啟發。
但問題在於,每個人關注的重點不同。有些人最在意的是自己眼前的某個問題,當他在課程中發現「原來可以這樣解決」,便燃起希望。可是實際操作後,若發現問題依然沒解決,他可能沒有進一步探索原因,就直接下結論說「沒效」。這往往不是方法沒用,而是缺乏對1350的了解。
也有些人是「聽說」這課沒什麼效果,因此產生先入為主的看法。但當我私下與他們互動時,他們其實會坦承:「其實還不錯啊!」只是對他個人某個層面的幫助有限。
說到底,人會接觸什麼法門、能不能有效果,其實都和緣分有關。我當初決定開這門課,就已經知道一定會有人質疑、否定,甚至會有人覺得我在講的是「怪力亂神」,但我看得很坦然。記得有一次,我翻閱一本某基督教的宣傳手冊,裡面竟寫著:有人在異象中遊歷地獄時,看到釋迦牟尼佛正在地獄受苦。當時我心想,連釋迦牟尼都能在地獄受苦了,那麼別人說我怪力亂神又何妨?這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,我也只是說我的觀點而已。
所以我會建議大家,如果可以的話,多看幾遍《1350遇見生命的無限可能》這本書。因為在上課時,你可能只抓到某些句子,帶著自己的解讀,卻沒看到整體脈絡。而書本的好處,就是它的邏輯比較清晰,重看時會讓人有「哦~原來是這樣!」的頓悟。
很多人也跟我分享:「蔡老師,謝謝有這本書。當時上課我聽得一頭霧水,覺得你到底在講什麼?但回來看書的時候,才恍然大悟,對對對~你是這個意思啊!」畢竟在課堂上,大家往往會選擇性地抓取某些話語,而書本則能補足整體的框架。說實在的,我們這本書,編得真的不錯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