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設我們的意識資料庫裡面有著一些做人處事的信念,例如: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、 做人要腳踏實地、一步一腳印……等等,聽起來都挺有道理,可以讓一個人更務實、不會去做投機取巧的事,那為什麼這些資料全部都要清? 雖然從某一個角度這些信念是好的,但如果你不清的話,就只會連結相對應的可能性。
有時候我們會感嘆說:哎!我們的福報比較少……其實換個角度來看,有可能是我們的障礙比較多、限制性信念比較多。因為如果我們沒有這些信念跟障礙的話,當我們內在渴望在財富上能夠比較好的擴展,理應本來就可以在意識界裡面去連結相對應的東西。
市面上也有很多在探索信念的課程,真的可以讓我們發現自己很多的限制性信念,只是絕大部分的課程會告訴你這樣的信念是不對的,並沒有引導我們去清理示現出這個信念的意識資料。為什麼要清理意識資料?因為並不是信念創造實相,信念是最後的「果」,信念也是光子的排列組合。
其實就佛法的概念來說,不管好的或不好的資料,都是妄念。釋迦牟尼佛開悟的時候說:「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。」那代表一件事嘛,我們要做的事當然就是去除妄想執著,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到本來的狀態 。
我曾經聽過一個大師形容佛性,我覺得蠻好的,他說:我們的佛性就如同一盞電燈泡正在發光,而俗稱的惡業,就很像一塊黑色的布把它蓋起來。這塊布的厚薄,就是我們認同這些資料的能量強度。
而那些善業、很棒的概念,其實也是一塊布,只不過是一塊彩色的布,而且有的還加了遮光效果,你會發現佛性整個都暗淡了,根本就沒有辦法透出光。
當這些障礙如果都可以拿掉的話,那個電燈泡本來自然而然就會顯露光明。在這個狀態下,人根本就不會去做一些讓自己或讓別人恐懼害怕的事情。
人有時候會去做一些不OK的事情,大部分是因為內在有一些匱乏、渴望被愛,或者想要被肯定、害怕失去,如果這些擔憂恐懼的資料都沒了,其實生物的本能、佛性的本能只會想做我們一般俗稱的「利益別人的事」,絕對不會去傷害人。
而且最重要的是,當我們的資料越少,我們內在有什麼渴望的時候,就可以在意識界裡面自在的流動,能夠體驗到本自俱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