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擇善固執,到願意放下、開展人生的實驗者

螢幕擷取畫面 2025 06 30 103757

他是一名公務員,做事一板一眼,對法規極度嚴格。

在同事眼裡,他是那種不容通融的「標準執行者」;在家人眼中,他是對孩子過度嚴厲、不苟言笑的父親。

他說自己是擇善固執、剛正不阿的那一型人,甚至自豪於一身正氣。但也因為這份堅持,職場摩擦不斷,家庭氣氛緊繃,關係的裂縫越來越深。但當這些信念在現實中無法被他人理解與接納時,他的反應常常是憤怒,是情緒失控。

這樣的他,從來沒有想過,他的個性會藉由一支「噴瓶」而改變。

󠀠

2022 年 11 月,慧光接觸到建安老師的「遇見課程」。

理性如他,對這堂課充滿懷疑。但身為一個講求驗證的公務員,他有個特質是:「不輕信,但願意嘗試」。

「如果真的有效,那就太好了;如果沒效,那也只是一次實驗。」

於是,他開始練習噴瓶療癒。他每天清晨五點多起床,在陽台操作;晚上九點再繼續,每天平均使用十支噴瓶。

起初,他會頭暈,他告訴自己再觀察幾天。沒想到,一週之後,心情開始改變——思維變開闊了,看事情的角度也多了。

他說:「我開始覺得,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,很多事,其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絕對,沒想到光是療癒淨化就有這樣的效果!」

󠀠

過去的慧光,活在一種對錯分明的世界裡。

他是位嚴父,對孩子們有著很高的望子成龍、成鳳的期許,孩子們不如他意的表現就可能引爆他的情緒,導致家中的火藥味瀰漫,夫妻關係自然也受影響。而孩子們在巨大的壓力下,對父親是避之唯恐不及,親子關係冷淡自不在話下。

他曾經以為,嚴格就是愛。但慢慢地他發現,那些「要求」底下,其實藏著的是對自己的焦慮與執著。

透過課程中的「1350 明白」,他才理解: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,不過是過去資料的堆疊,並在每天的療癒下,他開始能鬆開那份「非得要怎樣」的控制感。

原本自己因為工作及家庭關係緊繃而情緒不佳,睡眠品質不好,常常腰酸背痛、身體不適的狀況,都透過療癒淨化逐漸改善了,他心境越來越開闊,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,家裡的氣氛也隨之柔和下來。

自然而然地,他學會以鼓勵代替指責,孩子們更願意與他溝通,現在親子間已經可以像朋友般輕鬆聊天,夫妻間更是多了許多甜言蜜語。

「以前是我在管家人;現在是我開始願意聽他們說話,讓愛在家中蔓延。」

󠀠

這些轉變,讓慧光對建安老師的教導信心倍增。

原本他父親有皮膚搔癢的困擾,多次看醫求診都未見好轉,於是他試著幫父親做噴瓶療癒,情況竟然明顯改善,之後他父親再也沒有這樣的困擾了。這是為人子的他心中莫大的欣慰。

而在職場上,他的轉變也讓同事驚訝不已。原本因「一板一眼」而緊繃的工作氛圍,也逐漸變得柔和、有人情味了。現在他工作是越做越順利,每天輕鬆愉快、怡然自得。

他說:「我不是變得隨便,而是變得有彈性。這對我來說,是非常大的突破。」

󠀠現在的慧光,依然是那個認真處事的人,但他的執著,已經從「對自己所認定的道理的堅持」轉化為「對成長的持續實踐」。

󠀠
兩年多來他仍然每天做噴瓶療癒,他想跟大家分享的是:「你不需要馬上相信。但你一定要試試看!」

因為對他來說,這場實驗,真的改變了他自己、他的家庭、他的工作與人生。

󠀠

很多人以為「改變」,要靠衝擊、靠痛苦,才會出現。

但慧光的故事告訴我們:從意識資料層面下功夫,而不是在現實中努力對抗,他就已經站在通往改變的門口了。

而那扇門的名字,叫做「明白」。

󠀠

󠀠

分享到Facebook

您可能也會喜歡以下文章....

圖片2

針對負債要怎麼操作?

基本上假設我們有負債,有幾個方向可以處理: 第一 、一定要記得一件事,我們人生發生什麼事情,那是我們

People 3238943 640

化解隔閡

在我們開課的過程當中,有不少的出家師父和虔誠的佛教徒來上課,他們上完課之後,來跟我分享的時候提到,他

10001

針對情緒方面的操作提醒

我個人認為,【垂直思考加慈悲祈禱】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每一個情緒狀態發生時,都能拿來運用。 因為我們每

圖片1

如何擴展財富能量?

人的財富本來就可以得到擴展,只是因為障礙多。 我上次在西湖渡假村兩天的課程中,有一個家人就跟我說:「